Skip to content

夏商周

约公元前2070-公元前771年

禹禅让帝位给伯益,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——夏,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。

第一个亡国君主-夏桀

夏王朝第16代君王“桀(jie)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,据《竹书纪年》记载,他“筑倾宫、饰瑶台、作琼室、立玉门”。夏桀还有许多尽人皆知的暴政,如放饿虎于市中,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。

倾宫就是一种高大、宏丽的建筑 夏桀重用奸臣,排挤贤臣。他重用一个叫赵梁的小人,此人专投桀所好,教他如何享乐,如何勒索、残杀百姓。伊尹以尧、舜的仁政来劝说桀,不听,随去。

禹贡九州

禹在位时,把天下划分为九州,即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九州的划分,为后来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。 九州地图

九鼎

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,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,象征九州,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物都刻在九鼎上;商汤逐走夏桀后,将九鼎迁至其都。盘庚定都于殷后,九鼎迁移至此,周朝又继承了九鼎,九鼎成为夏、商、周三个朝代的象征。

伊尹囚帝

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,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,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、也被尊为中华厨祖。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,

太甲继位时,因年纪太小,伊尹既是摄政大臣又是太甲的老师。而太甲则暴虐、昏庸、道德败坏,不遵守商汤制定的大政方针。伊尹为了教育太甲,将太甲流放到桐宫,桐宫就是商汤的陵寝。伊尹与诸大臣代为执政,并著《伊训》、《肆命》《徂后》等训词,讲何事可为、何事不可为以及治理国家之事。

太甲在桐宫三年,深刻反省,改过自新,伊尹亲自到桐宫迎接,并还政太甲,自己仍为摄政。太甲勤于政务,施行德政,终成一代明君。

陕ICP备15010740号